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

黃牛灘 三峽猿聲 明駝使 梅花妝 新文化運動 殷芸小說

黃牛灘

晋‧盛弘之《荊州記》:宜都西陵峽中有黄牛山,江湍紆回,途經信宿,猶望見之。行者語曰:“朝發黄牛,暮宿黄牛。三朝三暮,黄牛如故。”

三峽猿聲

晋‧袁山松《宜都記》:峽中猿鳴至清,山谷傳其響泠泠不絕。行者歌之曰:“巴東三峽猿鳴悲,猿為三聲泪沾衣。”

明駝使

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三六:
引《明皇雜錄》說,唐玄宗時名將哥舒翰曾經鎮守青海,「路既遙遠,遣使常乘白駱駝以奏事,日馳五百里。」

又引《洽聞記》說,於闐國出 「風腳駝」,「日行七百里,其疾如吹。」

又引《酉陽雜俎》寫道,膾炙人口的《木蘭詩》所謂「明駝千里足」,「駝臥,腹不帖地,屈足漏 明,則行千里。」

《楊太真外傳》說,楊貴妃曾經私自遣明駝使寄送三枚龍腦香與安祿山。

楊慎《丹鉛餘錄.總錄》卷一三有「明駝使」條,寫道:「唐制驛置有 『明駝使』,非邊塞軍機不得擅發,楊妃私發明駝使,賜安祿山荔枝。」

元代詩人顧瑛《唐宮詞》於是寫道:「傳宣趣發明駝使,南海今年進荔枝。」

 梅花妝

 《金陵志》: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檐下,梅花落公主額上,成五出之華,拂之不去。經二日,洗之乃落。宮女效之,稱梅花妝。

有關新文化運動

1921年,吳宓、梅光迪、胡先驌等創辦「學衡雜誌」。
1922年,朱自清、俞平伯、劉延陵等創辦「詩」月刊。
1925年,「天狗會」在歐洲成立。老大為謝壽康,老二為徐悲鴻,老三為張道藩,老四為邵洵美,軍師為孫佩蒼,「行走」為郭有守,「專使」為江小鶼,「壓寨夫人」為蔣碧薇。
1928年,邵洵美創辦「金屋月刊」。

殷芸小說  

南朝梁‧殷芸 編纂【節錄】

  • 漢武帝過李夫人,就取玉簪搔頭。自此后宫人搔頭皆用玉,玉價倍貴焉。
  • 漢帝及侯王送死,皆用珠襦玉匣。
  • 陵雲臺上,樓觀極盛。初造時,先稱眾材,俾輕重相稱,乃结構。故雖高,而隨風動摇,終不壞。魏明帝登而懼其倾側,命以大木扶之。未幾毁壞。論者謂輕重力偏故也。
  • 介子推不出,晋文公焚林求之,終抱木而死。公撫木哀嗟,伐樹制屐。每懷割股之恩,輒潸然流涕視屐曰:“悲乎足下!”足下之言,將起于此。 
  • 俞 益期,豫章人,與韓康伯道至交州,聞馬援故事云:交州在合浦徐聞縣西南,窮日南壽靈縣界。傳云:“伏波開篙工鑿石,猶有故迹。又云:“此道廢久壅塞,戴桓 溝之,乃得伏波時故船。昔立兩銅柱于林邑岸,岸北有遺兵十餘家,居壽靈之南,悉姓馬,自相婚姻,今二百户,以其流寓,號曰馬流。言語猶與中華同。
  • 平原人有善治佝有,自云:“不善,人百一人耳。”有人曲度八尺,直度六尺,乃厚貨求治。曰:“君且伏。”欲上背踏之。佝者曰:“將殺我!”曰:“趣令君直,焉知死事?
  • 武侯躬耕于南陽,南陽是襄陽墟名,非南陽郡也。
  •  有客相從,各言所志,或願為揚州刺史,或願多貲財,或願騎鶴上升。其一人曰:“腰纏十萬貫,騎鶴上揚州。”欲兼三者。
  • 杜預書告兒:古諺:“有書借人為可嗤,借書送還亦可嗤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