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

故實與沿誤


1.《黑奴籲天錄》中的主角是黑人湯姆,「湯姆叔叔」這個名詞至今仍是美式英文中對於溫和派黑人的同義詞。
2.美國小說家辛克萊˙劉易士(Sinclair Lowis)再一九二二年著《巴比特》(BABBITT)後來成為成辭,代表存在偏差觀念與態度的人。韋氏國際大辭典:「巴比特作風」(BABBITTRY)就是「巴比特」這位小說主角所映現的種種信念、態度與行為。基本上,凡是崇尚物質成就與享受,而藐視或排拒人文藝術與知識價值者即可稱為「巴比特」
3.「象 牙塔」這個字眼,本來源自後浪漫主義,而和象徵主義和現代主義分不開的,象牙塔內是藝術的境界,和塔外的現實世界截然為二,就現代主義的說法,就是因為現 實太庸俗了,所以藝術家才要創造出一個更「真實」的藝術世界,來反抗它,這也是一種藝術上的革命,由此才產生以藝術或文學本身的「世界」為依歸的說法。(張錯)


1.張遠芬的《金瓶梅新證》認為其作者為嘉靖年間大名士賈三近(山東蘭陵人,今山東嶧縣)
2.唐伯虎與秋香的〈三笑因緣〉是個無稽可考的訛傳。
3.三國志上沒有貂蟬其人,其出現,不是出之於傳說附會,便是羅貫中所刻意安排穿插的。
4.東坡〈赤壁懷古〉詞,寫的是曹操和周瑜,非諸葛亮。
5.蘇武、里靈的贈答詩、卓文君的〈白頭吟〉、班婕妤的〈怨歌行〉諸名篇,經過劉知幾、蘇軾、顧炎武、梁章鉅和錢大昕諸人的考證,證明出它們都是假古董。
6.宋˙黃文雷《看雲小集》:「自石季倫始賦昭君曲以後,作者浸多,不容措手,每恨沿襲之誤,作漢初和親意著脈,非也。」
7.傳說中畫工毛延壽貪賂一事起於「西京雜記」,不見於信史,是野史中虛構的故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