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
蘇軾
東欄梨花─和孔密州五絕之一
梨花淡白柳深青,柳絮飛時花滿城。惆悵東欄一株雪,人生看時幾清明。
中秋月─陽關詞
暮雲收盡溢清寒,銀漢無聲玉轉盤;此生此夜不長好,明月明年何處看?
〈贈劉景文詩〉
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。一年好景君須記,最是橙黃菊綠時。
〈喜兒戲作〉
人皆養子望聰明,我被聰明誤一生;為願孩兒愚且魯,無災無難到公卿。
〈詠海棠〉
東風裊裊泛崇光,香霧霏霏月轉廊,只恐夜深花睡去,高燒銀燭照紅妝。
淮上早發
澹月傾雲曉角哀,小風吹水碧鱗開。此生定向江湖老,默數淮中十往來。
書李世南所畫秋景
野水參差落漲痕,疏林欹倒出霜根。扁舟一櫂歸何處,家在江南黃葉村。
惠崇春江晚景
竹林桃花一兩枝,春江水暖鴨先知;蔞蒿滿地蘆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時。
縱筆三首其二
父老爭看烏角巾,應緣曾現宰官身,溪邊古路三叉口,獨立斜陽數過人。
澄邁驛通潮閣
餘生欲老海南村,帝遣巫陽招我魂。杳杳天低鶻沒處,青山一髮是中原。
和子由澠池懷舊
人生到處知何似,恰似飛鴻踏雪泥; 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計東西。
老僧已死成新塔,壞壁無由見舊題; 往日崎嶇還記否,路長人困蹇驢嘶。
翰林學士蘇東坡,因與照覺禪師論道,談及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的話後,忽有省悟,因而作「未參禪前」,「參禪時」,「參禪悟道後」三偈,表明心得。未參禪前的境界是:
「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皆不同;
不識盧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」
到了參禪時,其心得是:
「盧山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;
及至歸來無一事,盧山煙雨浙江潮。」
及至參禪悟道以後,其心境是:
「溪聲盡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淨身;
夜來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似人?」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